2020-06-28 10:02:09
瀏覽:
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運行速度和效益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達到3850億,同比增長20.9%,預計全年將突破4500億元;高新區“一區多園”實現技工貿總收入3797.6億元,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步伐加快,已成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力軍。全市按新標準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507家,另有138家正在公示。
高新區“一區多園”發展
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集聚
高新區“一區多園”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辦區宗旨,緊緊圍繞“二次創業”和建設創新型園區的奮斗目標,總體發展態勢良好,體現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地、區域經濟的發展極的特質。高新技術園區集中了全市近60%的高新技術企業,2011年前三季度南京高新區“一區多園”實現技工貿總收入3797.6億元、增加值769.9億元,工業總產值3403億元,出口創匯80.3億美元。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總量與水平不斷提升,服務功能不斷強化,培育形成了電子信息與軟件、生物醫藥、新材料、光電顯示、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現代通信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特色產業基地加速新興產業集群成長
始終把培育、建設和推動我市特色產業基地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重點,集中精力,深入調研,加強指導,主動服務,全力引導國家、省、市科技資源集中投向特色產業基地。2011年前三季度,南京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與發展繼續加速。江寧把握產業發展脈動,將“電力自動化產業基地”更名為“智能電網產業基地”,著重發展智能電網產業。全市三季度特色產業基地實現總銷售收入706.98億元,其中南京軟件園實現銷售收入179億元,浦口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實現銷售收入25.18億元,江寧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江寧智能電網產業基地實現銷售收入96億元,化工園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實現銷售收入113億元,雨花臺現代通信軟件特色產業基地實現銷售收入228.8億元。
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創業創新成效顯著
圍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培育高成長性創新企業和高層次創業人才為戰略目標,以促進和完善孵化服務體系建設為中心,以探索孵化能力提升和功能拓展為重點任務,在抓好現有孵化器新增孵化場地的拓展和建設的基礎上,鼓勵升級創建,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創業園區、科技園申報省級、國家級孵化器,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建設大學科技園區,全市孵化器發展取得了較快發展。在我委的積極組織、推薦下,雨花臺區科技創業中心和南京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園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我市現有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37家(包括創業服務中心、大學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其中國家級13家、省級16家,大學科技園8家(含籌建省級大學科技園4家)、綜合性孵化器11家、專業孵化器17家和留學人員創業園1家,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市各區縣的創業創新孵化網絡體系。全市總孵化面積達175萬平方米,在孵企業2081家。
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培育再上新臺階
圍繞轉型發展,通過政策宣傳,申報輔導等措施,引導更多的企業加入高新技術企業隊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2010年509家的基礎上,今年又有138家即將獲批高新技術企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再上新臺階。據統計,截至2011年三季度,我市509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012億元,實現利稅234億元,研發投入282億元,占銷售收入的14%,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稅額為8.9億元。組織推薦了71家企業申報省創新型企業,目前處于評審階段。
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啟動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建設。先后起草了《資金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創新創業人才特別集聚區)規劃建設要點》、《南京市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建設與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南京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完成制定孵化器評分標準,符合條件的孵化器可以申報;特區標識已由科技創業特區辦公室完成注冊,已經行文下發,規范使用要求;建立了特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各特區聯絡員體系;會同市工商局開展了特區建設發展公司和創業服務中心的統一冠名核準工作。近幾個月來,陸續有雨花、白下、仙林、新港、方山、六合、浦口、高新、建鄴、高淳等多家紫金科技創業特別社區掛牌、動工,全市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建設計劃正在加快實施和推進。由市科委倡議,南京部分已上市高科技企業、風(創)投機構等發起的“金色天使創業投資俱樂部”也于11月23日成立,為科技企業孵化器,特別是創業特區內的創業人才、創業項目與成功企業家之間搭建了溝通、交流和創業投資平臺。
今年共下達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計劃經費2200萬元,其中重大項目32項,支持經費1600萬元;下達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36項,支持經費1080萬元。同時,積極申報國家、省各類科技計劃,獲得34項國家創新基金項目支持,爭取國家撥款2471萬元;獲得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立項19項,其中兩個產業化項目和一個產業化環境項目獲得國家經費支持;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立項21項,獲得國家撥款540萬元;獲得省科技支撐計劃(工業、標準)項目15項,爭取省撥經費1490萬元;獲得省科技支撐(社發醫藥類)項目7項支持,爭取省撥經費140萬元;獲得省創新資金18項,爭取省撥經費450萬元。一批重大技術獲得新突破。如微盟電子的大功率LED驅動芯片、視威電子的智能安防監控系統、中電熊貓晶體的移動通訊頻率基準恒溫晶體振蕩器、藍泰交通的交通信號控制機、通馳自動化的智能防竊電變壓器監測保護系統、寶色股份的大型PTA成套裝置研發、金陵藥業的多西他賽(前體)脂質體注射液、圣和藥業的左奧硝唑片、豐盛超導的1.5T醫用超導磁體、南汽的混合動力商用車整車控制系統、中電電氣太陽能研究院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長青激光的PPL綠光激光芯片、四新科技的脂肪醇消泡劑、新創光電的綜合光端機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高水平、高效益的高新技術及產品,大幅提升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